甲骨文造字理念与象形文字系统化研究
admin28 次
甲骨文造字理念与象形文字系统化研究
作者:红小兵
1984年考古学界将红山文化玉器一锤定音,学术理论界从此多出一个红山文化玉器研究学科,而此前是没有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这个学科的;甲骨考古研究已逾百年,学术理论界因此多出一个甲骨文字研究学科,而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对此是一无所知的;甲骨文与红山玉器这两个学科,既属于新兴学科又属于上古历史与上古文明的直接见证者,而这两个学科产生出来的各种学术观点,是汉唐宋明时期学者所未涉及到的学术空白之地。民国时代学者不认识红山文化玉器,这里有个时空错位,他们也不会知道红山文化玉器跟甲骨象形文字的相互关系,他们还不会知道红山文化图腾制度在中国历史文化当中的地位与关系,所以民国时代学者对上古文明或文明起源问题越研究越糟糕是可以理解的;汉唐、宋元、明清时期学者不认识甲骨文字也不认识红山文化玉器,这里也有一个时空错位,他们对殷商以前的历史文明不会有明确的认知只有模糊的概念;诸子百家和民国大师没有机会看全中国历史,是不能研究中国文化与文明起源的,他们两股学术势力算是处于一个既可悲又可惜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处理学术理论界每位学者对历史文化认知存在的局限性与差异性?这需要后世学者对时空错位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与判断,别再被古代学者学术作假而欺骗下去。
若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进行观察,知短执长者方可定论这纷繁的种种学术理论与学术概念;若按科目类属进行观察,掌握这种天道规律就能看透俗世学者种种学术理论是怎样偷换学术概念的;甲骨文的造字理念源自天人合一的天道规律,掌握甲骨文造字理念和研究甲骨文字造字理念,就会突破桎梏文人思想与困惑文人精神的各种约束。而甲骨文字是怎么形成的,以怎样手法布局设计制造出来的文字体系,也是文字起源研究、文化起源研究、文明起源研究的必经之路。
红山文化图腾制度研究与甲骨文造字理念研究,两者属于解释文明起源和重建东方文明标准的主要课题,两者既有文物又有文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了红山文化图腾制度研究作为基础经验,我对甲骨文造字理念研究也就有了新的认识与维度升级。当我把刘钊冯克坚和徐中舒两个版本《甲骨文字典》当做工具书时,一本书以拼音字母为主线而没用传统的偏旁部首作导引,一本书以偏旁部首为主线而没用拼音字母标注作为读音引导,使两本工具书各有特点也各有缺陷,查字找字使用起来既不顺手又不方便,而基础工具书存在学术认知缺陷,这是我们建立东方文明标准的动力来源。
我们这一代人乘借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浪潮的技术优势,既要运用红山先民使用古老象形文字的传统,又要运用象形文字传承至今的优势资源,合二为一发挥天地道理的东方哲学概念,来整合人类社会一万年来的东西方学术研究发生发展趋势,并解决学术争议问题,摸清大同世界理论的基本概念,古为今用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早使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来和化天下,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
东方玉文化与象形文字关系的梳理
甲骨文字的发现与研究已逾百年,在4000个甲骨文字当中已释读1500字,释读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少昊鸟夷部落有24种鸟氏族图腾,构成了红山文化图腾制度的基本布局,2011年我收集到21种红山文化鸟形玉器并释读出来9种,“玄鸟生商”的玄鸟氏图腾玉器已被释读,已逾总量的三分之一;伏羲太昊设置红山文化鸟图腾制度时使用了天地人的布局手法,将各种社会分工依照天地人顺序布局在鸟氏族图腾制度当中,设置成为一个整体而无法分拆。甲骨文的造字理念也是源自此种天地人布局手法,其中甲骨文造字理念是将天地人组合成为一个文字,该字是皇建有极、东方之极的极字,甲骨文的天地人造字理念与红山文化图腾制度天地人布局手法,两者高度相似、如出一辙,有必要合拢在一起进行研究。
阴阳辩证方法起源于9200年前的小南山文化玉器当中,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玉器上也有,在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图腾制度里也有使用,在3600年前的甲骨文字中也有使用,在2000年前的繁体汉字中也有表现,《内经》、《难经》、《史记》对阴阳辩证方法也有使用①,这说明繁体汉字、甲骨文字、红山文化图腾玉器、兴隆洼文化玉器四者都是继承和延用了小南山文化玉器上的阴阳辩证方法,此谓阴阳辩证方法一脉相承,共具有9200年之久的历史跨越。东方阴阳辩证方法比西方古希腊辩证方法,早了6700年。
在小南山文化时期,先民将祭祀太阳的肜日活动雕刻在玉璧之上②,形成了小南山文化肜日玉璧(插图1);在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文化时期也有肜日玉璧的制作与使用,说明肜日活动较为频繁;在殷商时期,高宗武丁的肜日活动被记录在《尚书·高宗肜日》当中,说明殷商政权继承了肜日祭祀的文化特色;战国时期有七雄,唯有北方燕国将肜日月文字浇铸在刀币和圜钱上。早在9200年前的小南山先民雕刻出肜日玉璧,后有红山先民继承了肜日玉璧的雕刻与使用(插图2),殷商先民继承肜日祭祀活动并收录在《尚书》当中,燕国铸造肜明刀币与肜日圜钱,在东北亚地区文字以玉版文字为载体(插图3),跨越6800年历史一脉相承延绵未断,这给殷商甲骨文字起源研究带来了方向性指引。也给甲骨文造字理念与红山文化图腾制度合并研究,增加强有力的说服。在红山文化图腾制度当中,龙凤合佩象征东夷两昊部落结盟,而这件玉佩上也刻有肜日文字,象征着君主与龙凤才有祭日的资格。
在甲骨文造字过程中,先民或大巫按科目类属进行分门别类的造字,又广泛吸收和采用了红山文化图腾制度的天人合一布局手法,使殷商政权与红山文化图腾制度关联更为密切,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术话题,也是民国时代学者和诸子百家学者力所不能及的学术话题。
12
3
甲骨文造字理念的基础构建
甲骨文字的基础构建,是由一二三四等数字顺序构成。文字横排由左及右(插图4),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丨廿卅卌。西亚地区的阿拉伯数字和古印度地区的数字,比象形甲骨文数字晚一大截。
甲骨文字的一二三四五,是尺度相同的横线或算筹或权杖棒依次排列,属于相同物品的机械排列或重复数量,以像其形,以指其事,天地道理蕴含其中。繁体汉字和简体汉字,属于甲骨文字的改良文字、改造文字,改良后的一二三四五则是短长不一,也改变了初创文字的功能与作用,堂奥与玄机尽在其中。
4
甲骨文字一二三四与丨廿卅卌排列起来,更显规范、更有原则、更具机械性,而被繁体汉字和简体汉字改良后的一二三四与丨廿卅卌,改变了象形造字理念与初心,也失去了甲骨文造字理念的意义。身为历史文化学者可以不懂高深理论,但不能不知天人合一是指甲骨文字,非指繁体汉字,也不会指简体汉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丨廿卅卌为甲骨文字造字理念的基本架构,因为其中部分文字已被古人用作偏旁部首的基础构件。一、二、七、丨、王、卩等字,是甲骨文造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偏旁部首或基础字,下面依照顺序对甲骨文造字理念进行解读。
5
一字部:有上下、左右、先后、步、化、陟降等字(插图5);
二字部:有极、恒、气、五、王、玉、巫、工等字;
七字部:有甲、七、十、行、亚、巫、帝、朿等字;
丨字部:有尹、君、史、朕、攴、占、直、示、宗、弗等字;
王字部:有龙、凤、璧、琮、帝、妾、妃、宰、商等字;
卩字部:有祝、邑、凶、光、鬼、命、见、印等字。
一、二、七、丨字部,属于甲骨文造字的基本偏旁部首,其中一二三四五蕴含天地道理,以其为基准点对甲骨文造字理念进行梳理与研究,会更加深入了解甲骨文字的玄奥。王字部与卩字部,也是经常出现与经常使用的甲骨文偏旁部首基础字,因这些甲骨文字与红山文化图腾制度关系密切,在这里被我们用作理论研究,下面按照天地道理的顺序,逐一进行文字释读与文字释义。
容纳天地格局的二字部
二字部有极、恒、气、五、王、玉、巫、工等甲骨文字(插图6),下面进行循序分析与逐一释读。
6
甲骨极字,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间有人,天地人一体是甲骨极字的造字本意,人为天地之性最贵者,柔顺而温文,故称人王能立极,也称皇建有极(《尚书》记载皇建有极);
甲骨恒字,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间有月,日月恒升是甲骨恒字的造字本意。恒者久远也,是指日月恒久,称巫能造恒(《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巫造恒);
甲骨气字,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横一点,天地之间有云气,是甲骨气字的造字本意,直指云气形成于天地之间这个概念,字象其形,以指其事;
甲骨五字,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间两条斜线交叉,天地相交为甲骨五字的造字本意,五乃折中之数,故取天地相交之意;
甲骨王字,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间两条竖线将上下相连,意为沟通天地,沟通天地者是甲骨王字的造字本意,王者具有沟通天地的权利;
甲骨玉字,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间又三横,一条竖线贯穿上下,取意连通天地,甲骨玉字具有通天达地而又生生不息之寓意,上古之世祭太阳以玉璧作为陈列品,商周时期祭祀天地用牺牲作为陈列品,这是甲骨文字教育阶段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基本原则;
甲骨巫字,上横为天,下横为地,长竖相连,是为沟通天地。右竖为人,左竖为世,长横相连,是为沟通人世。天地人世上下左右皆能沟通,此为巫者。甲骨巫字具有沟通天地与协和世人的造字本意,并掌握通天达地、协和人世的基本方法论。在《周礼》中记载,巫者官也,巫官是周朝政权奉养的公务人员。在使用象形文字阶段,巫作为国家政权机构的公务员,享受俸禄与供养。
甲骨工字,上横为天,而下丁不能为地,故此甲骨工字属于例外,其文字结构不具有沟通天地或通天达地之意。而繁体工字,却颠倒了甲骨工字的本意,繁体工字上下各一横,寓意通达天地者,工字也。繁体工字属于甲骨文的改良文字,也悖逆了甲骨文字的造字理念;
上有一横、下有一横的甲骨文字,取法天地高远之形,具有容纳天地格局之意。为人皇之所用,故有伏羲太昊王天下、伏羲造字一画开天、取象于天取法于地的造字观念存在着。
甲骨象形文字所造极、恒、气、五、王、玉、巫等字,属于容纳天地的文化概念,或拥有通天达地的社会职能,古时造字像其形而指其实,事有所指实有所出。纳天地大格局融豆丁小文字于一身,实为经邦治国与协和天下始于文之道。上古先民以文入道、以字入道,能齐家、能治国、能平天下,史称东方智慧。
甲骨极字,用简洁四笔构建出天地人三层寓意;繁体汉字用十二笔纷繁释义了极之本意;四笔与十二笔,都是极字,是进步是退步要看社会生态环境,文字改革谁繁谁简一目了然。使用甲骨文字的社会时期,识字者处于让而不争、讲求天地道理的谦谦君子社会环境;而使用繁体汉字的儒家文化思想社会,识字者处于争而不让的施术判道之社会环境;故说中国文字具有构建大同世界、大道至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美称,这些美称实指使用甲骨文字时期的社会风气与人文风气,跟繁体汉字与简体汉字关系不大。
文字初创,造字象形,事有所指,实有其意。顺其字意,方明其所指之事。这是朴素的、纯粹的造象形文字之本意。简体汉字学者,不究其理,难明其意,混沌茫然,并非学术理论研究者!繁体汉字学者从满清到魏晋历时两千来年,对天人合一的甲骨象形文字没作研究,此乃时也运也。时运未到,一切都不知,算是天道规矩。
78
910
建极绥猷(插图7)是北京故宫太和殿匾额,皇建有极(插图8)是北京故宫保和殿匾额,两匾是满清时期乾隆御笔题写,其措辞在《尚书·洪范》有载:“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建皇极三字,在《尚书·洪范》当中使用过,在满清政权朝堂上使用过,建极为何意?用简体汉字书写难解其本意,用繁体汉字书写又纷繁其意,用甲骨文字书写能像其形、能指其事、能明其意。这就是象形文字存在的价值与具有的意义。
孔子删“书”是在春秋时期。那时的《尚书》是以甲骨文字或象形文字形式存在着,进入汉朝时期《尚书》以繁体汉字形式存在着,进入现代社会《尚书》又以简体汉字形式存在着,随着字形发生了变化,字义也跟随着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满清皇室挂着的“皇建有极”、“建极绥猷”两个牌匾,在《尚书》里起初是以甲骨文字形式出现的(插图9),只有使用甲骨文字进行解读,才能直白的说明其中的含义。而使用繁体汉字和简体汉字进行解读,都不能表达其意。因为繁体汉字与简体汉字属于改良文字、改造文字,改良文字已经背离象形文字的初心,所以读书人难明其意。
甲骨极字,早在伏羲太昊布局少昊鸟夷部落图腾制度(插图10)之时,就使用了天地人的布局手法,司分司至司启司闭属于天时历法官员(天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事属于行政业官员(人官)、工官属于手工制造业官员、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属于农牧业官员(地官),天地人布局是伏羲太昊部落政权机构社会分工的主要分类手法,用天地人进行政权机构的社会管理体系划分,使司徒司寇司分司至等官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此过程称为建极。即建立东方之极的本意,也是建立东方文明标准和建立东方文化标准的原初本意,也是文明初始、文明原点、文明源头之意。
伏羲太昊又称羲皇,亲手建立了东夷两昊母系氏族社会或公有制政权机构的社会分工,后世各个王朝纷纷效仿、模仿之,却不知道天人合一的甲骨文字才是走向公有制大同社会的主要载体。
红山文化图腾制度里具有天地人的“建极”布局手法,“皇建有极”与《尚书·洪范》记载着羲皇建立东方文明标准的历史故事,考古学与历史学双双吻合在建极两字之上。
皇建有极,简体汉字学者认为是天子制定和建立中正的最高准则。极,是指中正之道,是法则,是不偏不倚的。
从皇建有极的论述来看,繁体汉字的极与简体汉字的极是字体发生了变革,两个极字都不如甲骨极字更具指事性质。象形文字属于初创文字,所以具有中国文化的初心。改良文字经过了结构与布局的变革,已经意失去了初心,也改变了初衷。
第四节 五行逻辑布局严谨的七字部
七字部有甲、七、十、行、亚、巫、帝、朿等字(插图11),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11
甲骨甲字,十字符号,横画短,竖画长,是为甲乙丙丁的甲字;
甲骨七字,十字符号,横画长,竖画短,是为六七八九的七字;
十字符号,横画竖画同等短长。十字符号有别于七字与甲字,另外汉字十字在甲骨文字里被设计成丨字,所以在甲骨文字典里,横画竖画等同短长的十字符号尚未明确字名,我们这里故称其为十字符号。亚洲之亚、殷墟甲等大墓、天下之中等措辞寓意,与十字符号象形文字的造字理念关系密切;
甲骨行字,十字符号,外廓其形,有四出道口,是五行文化的行字。行字寓意人行之衜是具有四出走向的行道,具有指其事而象其形之意。行既是十字符号的外廓造型,又具有人之行道的寓意;
甲骨亚字,十字符号,形状外廓,四出道口被封堵起来,是为亚字,即为次之、哑口无言的意思;
甲骨巫字,上横为天,下横为地,长竖接连天地,寓意沟通天地、通天达地、通达天地;左竖为世,右竖为人,长横连接人世,是为沟通人与社会。甲骨巫字具有沟通天地与协调人世的本意;
甲骨帝字,上横为天,下横为地,长竖沟通天地,而甲骨帝字没有地画,所以才有绝地天通、天通地绝、通天绝地之说法。左竖为世,右竖为人,长横沟通人与世,意为沟通人世之理。两个斜线交叉,意为支撑。甲骨帝字具有通天地绝而深谙人世之理的寓意。
甲骨朿字,十字符号,向外刺出。朿者,木芒也。
1213
1415
十字符号,在伏羲太昊布局红山文化图腾制度之时,伏羲反复使用了十二次十字符号,布局出蕴含着天地人寓意的图腾制度。十字符号在伏羲太昊时期,寓意执天地之道行人世之理,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文化手段,去剖分问题、剖析问题、剖解问题。十字符号在甲骨象形文字系统里代表无上智慧,尤其是春秋时期以前的历史阶段或使用象形文字的历史阶段。十字符号在殷商时期也是等级较高的首领才配拥有的,在殷商时期青铜钺的十字符号(插图12)与殷墟甲等大墓(插图13)都有十字符号的影子,寓意墓主人拥有东方智慧。
亚字族徽,在殷商时期出土文物中较为常见(插图14)。甲骨亚字是十字符号的外廓,多被殷商贵族用作族徽(插图15),篆刻在青铜器具上,以表达自己的文化正宗、血统正宗、智慧正宗。
甲骨巫字,具有沟通天地、协理人世的造字理念。周朝政权机构供养巫祝宗卜史等神职官员(插图16),在《周礼》中曾有明确记载,有巫官86员、祝官197员、宗官112员,卜官118员、史官451员,合计964员。千人神职官员组成浩浩荡荡的学术理论队伍,曾是周天子的文化智囊团队。在殷商时期的巫祝宗卜史神职官员,也是国家政权机构的智囊团队、文化团队。在红山文化时期的图腾制度当中,巫祝宗卜史等神职官员被雕刻制作成为玉人,以玉显贵、玉示等级,彰显身份的尊贵。从伏羲太昊设置红山文化图腾制度到周朝时期,跨越2800年历史时间,各个政权机构始终都有巫祝宗卜史等神职官员存在,并以甲骨文字作为应用的历史阶段,是公有制社会与大同世界平衡理论的象征。战国时期进行文字改革,汉朝时期著出五帝三皇的《史记》,文字也被改造成为繁体汉字,文字学与历史学两股理论纠结又纠缠,迫使巫祝宗卜史等神职官员这段历史被迫消失了。孔子与梁启超说起大同世界是中国文化的理想,却没有踏踏实实研究承载大同世界理论体系的甲骨文造字理念。
1617
《吕氏春秋·勿躬》载:巫彭作医,巫咸作筮。
《楚辞》载:巫咸将降兮怀椒糈而要之。汉王逸注:巫咸,古之神巫也。
《尚书·君奭》载: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
《史记·殷本纪》载:“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
《史记集解》载:“孔安国曰:‘赞,告也;巫咸,臣名也。’”
《史记索隐》载:“巫咸,殷臣名,伊陟赞告巫咸。今此云‘巫咸之兴自此始’,则以巫咸为巫觋。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巫者,官也,又称巫官。《山海经》中记载巫咸、巫即、巫盼,巫为官名,咸、即、盼为人名。
从伏羲太昊设置红山文化图腾制度开始算起,巫祝宗卜史就被定义为政权机构供养的神职官员(插图17),有玉人为证,故东方有神州之称。周朝时期士大夫阶层兴起,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到汉朝时期五帝三皇的《史记》进入学术理论界,于是封建迷信的多妻世袭制度取代了巫祝宗卜史的神职官员和公有制社会发展模式,神职官员迅速衰落或被改革掉。司徒司寇是象形文字阶段的官职名称,进入汉代以后也逐渐被取替、取消、取代掉,教育发展史与司法发展史也被拦腰斩断。
甲骨行字,是十字符号的外廓,是围绕在十字符号周边的亲缘关系文字,故被用作官职称谓。行官,是秦朝官员职称。唐朝称礼部,汉朝称礼官,秦朝设大行官,汉改秦制,汉朝礼官实为秦朝行官。礼部、礼官、行官是负责行礼制度规范的官员。
甲七十行亚巫帝方这些文字,与十字符号具有亲缘关系,造字理念并非简体汉字学者想象的那样混乱无序,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甚至具有不可逾越的规矩或不可更改的铁律。象形文字从5800年前的伏羲太昊时期开始使用十字符号,进入3600年前的殷商时期仍然使用十字符号,并增加其亲缘文字亚、行、甲等字作为官员用字或贵族用字。伏羲与殷商两者之间具有2000年之久的时间跨度,使用同一种象形文字,这是东方文明的特性,持久而恒定,也说明殷商继承了红山文化图腾制度里面的文字应用方法,或延续着同一种造字理念。
另外,伏羲太昊设置红山文化图腾制度时,反复使用具有五行布局的十字符号,有山东地区学者称战国时期邹衍为五行文化创始人,而山东地区学者为了提高山东地方文旅收入而混淆了历史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既不能增加中国文化自信又在阉割中国文化、坑害中国文化。如果山东地区学者坚持认为战国时期邹衍是五行文化创始人,又不去面对伏羲太昊布局红山文化图腾制度使用的阴阳五行文化,这种狭隘的学术思想观念就相当于是在故意进行学术造假、或维护学术造假者利益。每有学术新认知,该升级就要升级。学术每遇新认知,该更新就得及时更新。这种升级更新是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并给社会及时止损。如果错误观念能从旧认知中获利,并坚持不改旧观念,这就相当于公开进行学术作假或辅助进行学术造假,而且有利可图,那就属于人类文明的公敌。
第五节 东方君子双手合什的丨字部
东方君子与双手合什分别来源于佛教经典和《说文解字》,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于四海之外。佩戴玉器的东方君子们,使用着天人合一的象形文字,谈论着大道至简的天地道理,故被汉儒称作东方君子国、东方神州、东夷部落。佛教手势源自象形文字阶段的手语,象征一的平与和,象征丨的直且正,正直与平和属于十字符号的一横与一竖。
18
丨字部有尹、君、史、朕、攴、占、直、示、宗、弗等字(插图18),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甲骨尹字,执丨者,丨者十也,执丨具有执权柄、执权杖之意,执丨者尹也,尹在殷商时期属于政权机构官员、公务员,在红山文化的伏羲太昊部落时期是执权杖的首领;
甲骨君字,由执、丨、口三个偏旁部首组合而成,执者行为也,口者言语也,执丨口寓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执丨口,为君字。君者,春秋以前时期的佩玉君子,使用象形文字时期的政府公务员,因象形文字具有特殊的造字理念,故有东方君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说词存在着;
甲骨史字,由丨、口、执三个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史字丨口执为举杖之人,君字执丨口为拄杖之人,一举一拄方式不同,但文化方向寓意略同,故称史者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记史之官,主笔耿直、正直,秉笔直书;
甲骨朕字,双手执丨舟字旁,寓意双手拱举丨字权杖,恭敬躬行如水载舟,朕字具有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之寓意;
甲骨攴字,从卜从执,攴者意为执卜者。攴官与卜官属商周时期政权机构或甲骨象形文字阶段供养的神职官员,其职责是以攴杖击、警醒罪人;
甲骨占字,从卜从口,占者意为问卜者。问卜者,占卜之官也。占官,商周时期政权机构供养的神职官员;
甲骨直字,从丨从目,取义目光直视,故称直也。女直、女真等北方民族命名,具有传承上古文化或象形文字之意,言词直来直去,说话不拐弯抹角;
甲骨示字,一横一竖两笔构成,上横为天,一竖下垂,有天垂相之寓意。佛学讲的开示,也是源自甲骨示字。
甲骨宗字, 从房从示,为房内天垂相。宗者,官也,宗官为商周政权机构供养的神职官员,负责宗庙事务;
甲骨弗字,两竖为两根权杖,在己字器具内校正,具有匡弗、弗正之寓意;
古人造字,象其形,指其事,故将尹、君、史、朕、占、攴、帅、宗等各级官员,用执丨举权杖作为特征进行造字,或进行思想表达。文字象形,实指其事,在这几个文字里丨字为权杖,具有举权杖、执权柄、挥权杖之寓意。
192021
沈阳新乐文化遗址(7300年前——6600年前)考古挖掘出土凤鸟纹木柄权杖(插图19),展翅飞翔为鸟纹权杖首,木棍为权杖柄,实为凤鸟纹权杖;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5800年前——5300年前)考古挖掘出土玉鸟首丫形器(插图20),玉鸟嘴部以下有榫卯结构,配合木柄使用,即为玉鸟首权杖;权是简体汉字(插图21),權是繁体汉字,当简体汉字和繁体汉字都不能明确释义该字所指之事,就需要去追索甲骨文权字的间架结构与造字寓意,甲骨文权字,从鸟从木,鸟下有木柄,此据应当来源于红山文化玉鸟权杖和新乐鸟纹木柄权杖,权字的字形与字义就会一目了然。甲骨文权字造字理念源自鸟图腾权杖器具实物,是指执鸟权杖者具有行使权力的意思。造字象形,是有所指。中国文字需要追根溯源才能了解起初的象形造字含义,而停留在简体汉字或繁体汉字的认知里,容易出现学术认知错觉与学术认知误区,能被认知不足而误导是学者自身对文字发展史肤浅造成的,这类学者就连五帝三皇和三皇五帝都拎不清也属平常现象。
尹、君、史、朕、占、攴、宗等各级官员,用执丨执权杖来表示其社会地位,红山文化玉鸟权杖和新乐凤鸟纹木权杖则是古代官员所执之权杖,这些甲骨文字吸收和采用了红山文化与新乐文化鸟图腾权杖进行造字,给象形文字与红山文化玉器之间增添了紧密联系。
第六节 龙凤呈祥瑞的王字部
王字部有龙、凤、璧、琮、帝、妾、妃、宰、商等字(插图22)。
22
甲骨王字,象刃部向下之斧形,与甲骨立字相近,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王字,王者;
甲骨龙字,龙为百兽之王,龙字身体蜷曲逶迤,头戴王冠,王字倒覆意为王冠,顶王冠者真龙天子、天之骄子也。红山玉龙属部落级图腾用九寸,胞族级图腾玉器用五寸,九五之尊是指红山文化玉龙的等级制度;
甲骨凤字,凤为百鸟之王,羽毛华丽,头顶王冠,旁侧有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作为凤字族徽,王字倒覆意为王冠,是为凤字;
甲骨璧字,王字倒覆意为王冠,王冠旁侧有玉璧、玉环、玉瑗、璇玑,寓意玉璧与王冠关系紧密。小南山文化肜日玉璧印证了《周礼》记载的“苍璧礼天”是确实存在过的文化经历。璧者,王者之器也;
甲骨琮字,王字倒覆意为王冠,琮为王冠环绕的玉器,说明玉琮与王冠具有密切关系;
甲骨妾字,王字倒覆意为王冠,女性头顶王冠,是为妾字;
甲骨妃字,王字倒覆意为王冠,顶冠女性,卩字偏旁,是为妃字;
甲骨帝字,王字倒覆意为王冠,头顶王冠又能营通人世,使天通绝地或通天地绝者,是为帝者。在象形文字体系里,天地不通者,为帝;
甲骨宰字,从房从王冠,房内带冠者意为主宰、冢宰;
甲骨商字,从丙从王冠,商字头顶王冠,寓意商王朝是上帝的恩赐;
甲骨龙、凤、璧、琮、商、宰、帝、妃、妾等字,是佩戴王冠的文字,与王权具有密切关系,是王权的象征,或具有王室血统的寓意,象形文字,造字象形,事有所指,实有所出。
论璧字,黑龙江小南山文化遗址考古出土肜日玉璧(插图1),该玉璧是9200年前先民祭祀太阳的文物证据;夏家店文化时期肜日玉璧(插图23)存世较多;战国时期有燕国铸造肜日月圜钱,旧称明四圜钱(插图24),在辽宁省辽阳和朝阳一带常有肜日圜钱和肜日刀币出土;从燕国时期到小南山文化时期,肜日活动、祭祀太阳活动在东北亚地区具有6800年的悠远历史过程。肜日玉璧是王者祭祀太阳的历史见证之器物,故在象形文字或甲骨文字造字之时,将王冠与玉璧相匹配,形成甲骨璧字,以表示玉璧佩戴者具有王权身份。
2324
论帝妃妾字,红山文化图腾制度表明东夷两昊部落政权属于公有制社会发展模式,他们追求氏族联姻制度,没有一夫多妻形式,所以在战国时期之前的北方族群普遍是受红山文化部落政权影响,很少出现一夫多妻现象。据《周礼》记载周天子妻妾嫔妃有百十人,据《史记》记载轩辕、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等华夏五帝普遍具有一夫多妻现象,以此定义多妻世袭制度起源于黄河流域五帝时期。而云贵川蛮夷之地少数民族,因受红山文化公有制社会发展模式影响,又有红山、凌家滩、良渚、石家河、三星堆、殷商玉器为证,也有中华玉文化传承有序延绵不断为据,还有长江流域至今仍有母系社会的影子存留,此证此据,甲骨文帝妃妾三个字不受红山文化公有制社会发展模式影响,而受黄河流域华夏部落轩辕黄帝一夫四妻或颛顼帝一夫两妻所影响。象形文字,造字象形,字有所指,必有所出。
论商字,古人造象形字,是有所指,不凭空捏造。红山文化属于公有制社会发展模式,比殷商政权早了2000年,殷商政权是少昊鸟夷部落玄鸟氏族后人创造的政权机构,统治中原长达数百年。红山文化东夷两昊政权与殷商政权两者共同使用这种象形文字。红山先民把文字篆刻在玉器之上叫做玉版文字,殷商先民把文字篆刻在龟甲之上叫做甲骨文字,而在文字名称上就不能把红山文化玉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字,因为甲骨文字是指契刻在甲骨之上的文字,也单指殷商时期的龟甲卜辞文字。而龙山陶文、良渚陶文、红山玉版文字也都不能叫做甲骨文字,因为都比殷商时期早,而刻字质地也有区别,所以我们应该称小南山肜日玉璧和红山文化肜日玉璧为玉版文字,以正视听。因为殷墟甲骨文字,多为卜辞,属于算卦类措辞,不具备阴阳辩证方法和五行逻辑方法,也容易误导简体汉字学者,还会给英文学者或外文学者造成学术认知误区,会觉得中文源自卜辞、源自迷信思想,从而忽略了玉版文字当中的阴阳和太阳信仰③是讲求天地道理的工具、是铸就大同世界理论的基础来源。所以,这个拥有6800年使用历程的象形文字,会更新简体汉字学者以及外文学者对中国文字的认知,进行重新定义文化与文明。红山文化公有制社会发展模式,又称大同世界、理想国、东方君子国,有贸易、有易货、有纳贡却鲜有商业行为,所以带有王冠的甲骨商字,不是红山文化时期发明的文字,而是在“鸣条之战”以后,由殷商政权发明出来的文字。戴王冠这种造字方法在秦朝时期开始废弃,因为秦也获得天下而甲骨秦字却不带王冠。只有深入了解甲骨文造字理念,才能从上往下的捋顺历史文化发展模式。而单一从简体汉字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学术研究领域,极其容易跑偏。
考古百年,文物材料正在证明,8000年的凤文化延绵不断、8000年的龙文化一脉相承、9000年的阴阳辩证方法贯穿古今、9000年的文字发展时隐时现,有了这些数据作为基础认知,就有了四梁八柱,也拥有了构建万年玉文化体系的基本条件,而黄河摇篮这个学术观点就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哪个措辞能用,哪个措辞不能用,随着考古学的深入研究与进展,学术认知与学术观点该升级就要及时升级,该革新就要及时革新,毕竟考古已经走过百年时光,不能再举着百年前没有考古学的旧观念做学问。
第七节 规矩与纷繁的卩字部
卩字部有祝、邑、凶、光、鬼、命、见、印等字(插图25),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25
卩字,是东方君子、佩玉君子(插图26)坐而论道时,使用的跪坐姿势(插图27),是春秋以前历史阶段的文化人形象。战国时期发生文字改革,汉朝时期又有繁体汉字进行文字改良,遂有汉字卩字替代了甲骨卩字,使甲骨文卩字部亲缘关系的文字发生巨大变革,祝、邑、凶、光、鬼、望、印等这些繁体汉字,已经背离了甲骨象形文字的造字理念。文字改革相当于改变了文化轨道,自然也就更改了社会的文明走向。
262728
甲骨祝字,从口从卩。祝,官也。据《周礼》记载,祝官属于周朝政权机构供养的神职官员,主持、祝词通神活动仪式。从伏羲太昊设置红山文化图腾制度始置祝官,即跪坐姿势的红山文化太阳神玉人(插图28),到商周时期祝官传承,跨越2000多年历史,每建政权机构都会供养巫祝宗卜史等神职官员数量不等,祝官是其中官职之一。甲骨祝字跪坐结构与红山文化太阳神跪坐造型一模一样,两支犄角高耸,张口赞唱颂神歌,意为祝词者、赞词人、主持人;
甲骨邑字,邑与祝很像,但有区别。邑字用丁,祝字用口,丁口有别,不能混淆。邑者,都城、都市也,人丁聚居之地,故有都邑、城邑之称。殷商都城又叫大邑商、天邑商,是指坐而论道者汇聚之地、论道君子汇集之都邑。因有东方君子汇聚坐而论道,商朝京都才叫天邑商、大邑商、都邑,所以商朝时期才有路不拾遗和画地为牢的精神文明典型特征。
甲骨凶字,从凶从卩,《说文》凶,恶也。吉之反也。
甲骨光字,从火从卩,头顶熊熊火焰的跪坐者,寓意头脑思想光明;
甲骨鬼字,从田从卩,《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
甲骨令字,从今从卩,今为木铎,其下短横为铃舌,古人振铎以发号施令;
甲骨见字,从目从卩,君子跪坐,目视前方,具有看见之意;
甲骨印字,从又从卩,在跪坐者脸上作印记;
甲骨文祝字,取意于红山文化太阳神玉人的形象(插图20),象形造字,事有所指。祝官在商周时期是政权机构供养的神职官员,随着周秦汉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崛起和繁体汉字的应用,上古神职官员队伍逐渐萎缩甚至消失,随着近现代社会追求西方文明标准,繁体字和简体字学者一致认为商周时期的神职机构属于奴隶制的封建迷信思想。由于每个时代学术认知深度不同,会导致学者认知出现巨大差别,有了考古学以后,致使原有的历史文化理论研究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红山文化时期,母系氏族社会使用图腾制度进行氏族联姻,这是公有制社会特征,而商周时期世袭多妻特征明显,属于私有制或父权社会,商周时期是否完全继承了红山文化公有制社会?需要进行广泛探讨。巫祝宗卜史等神职官员,在红山文化公有制社会时期成为政权机构的标准配置,在凌家滩、在石家河文化时期巫官和祝官也都被雕刻成为玉器,奉为政权机构的神职公务员。伏羲太昊能如此布局,铺开万世文明之先河,引领平衡理论的大同世界,里面存在着象形文字蕴含的天地道理。孔子删书去史换祖先,汉儒修史改文字去除文明起源的印记,扰乱了整个历史文化学术理论体系,好一个文明与野蛮都拎不清的五帝三皇历史文化学者,既没有尊重历史文化,又在利用历史文化愚弄后人、欺骗族人。
第八节 阴阳道理与阴阳辩证的一字部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道立于一,一字两端是一阴一阳,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道立于一,这个一,是指甲骨文字体系里的一,并非繁体汉字体系里的一,也不是简体汉字的一,因为繁体汉字的一二三四已经背道而行,也违背着象形甲骨文字天人合一的造字理念。
一字部有上下、左右、先后、步、化、陟降等字(插图29)。
29
甲骨上下二字,是依照阴阳对仗形式布局设计出来的文字,分别具有上仰与下伏之形;
甲骨左右二字,是依照阴阳对仗形式布局设计出来的文字,分别具有左手与右手之形;
甲骨先后二字,是依照阴阳对仗形式布局设计出来的文字,止朝上为先字,止朝下为后字,先后二字为顺序之意;
上下、左右、先后等成对设计出来的文字,两字中间画一横将其相连,是道生于一。一字两端,是一阴一阳、或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或一先一后,这种阴阳对仗形式进行造字,证明了甲骨文字自带阴阳辩证功能。
依照此法,又产生其它具有辩证功能的象形文字。
甲骨步字,右一脚,左一脚,一右一左两脚是一步,甲骨造字,象其形,指其事,每走一步,需要一左一右两脚相互配合。步字,将左右辩证关系融入文字,字像其形,实指其事,甲骨步字自带阴阳辩证功能;
甲骨化字,一双玉匕,(插图30)属于兴隆洼文化玉匕,一一并列摆放,形成了对比形式,此为比字。一双玉匕,一颠一倒摆放,形成了阴阳对仗形式,此为化字,意为阴阳合化。一双玉匕,向背摆放,形成了背对背形式,此为北字。单阴者,或独阳者,都不能化,合而化者,需阴阳二气也,是故,甲骨化字,阴阳相合。
30
甲骨陟降二字,也是对仗设计出来的文字,故称足趾向上为陟,足趾向下为降,甲骨陟字具有上台阶、上升之意,甲骨降字具有下台阶、下降之意,降陟两字对仗设计,以像其形,以指其事;
上下、左右、先后、步、化、陟降等字,是以阴阳辩证关系和阴阳对仗形式布局设计出来的文字,所以有上就有下,上下对仗,二字自带辩证功能;所以有左就有右,左右对仗,二字自带辩证功能;有先就有后,先后对仗,二字自带辩证功能;东方君子跪坐谈论天地道理之时,在语言措辞中有规则的使用上下、左右、先后等辩证文字,文章就具有辩证功能,会有天地道理、启迪智慧、增益思想的作用。
《道德经》所讲道生于一,一的两端为一阴一阳,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说法。能讲出天地道理的东方君子,往往是会使用阴阳辩证方法之人。
《内经》里的阴阳辩证方法比比皆是,是因为书内具有阴阳辩证的文字,外加措辞方法得当。也正是因为天地道理存在于《内经》里,才使这本书成为恒久有效的理论工具书。
第九节 小 结
甲骨文造字颇有特点,上下、左右、先后、步、化、陟降,极、恒、气、玉、王、五,甲、七、行、亚、巫、方、帝,君、史、朕、尹、直等字,分别是以一、二、七、丨为字根进行造字。这些甲骨文字,是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丨廿卅卌的天地大道规律统御下,进行系统化造字并设计出来的文字。
极、恒、气、玉、王、五等字是包含天地格局的文字,甲骨极字与红山文化图腾制度的天地人布局如出一辙,造字象形,是有所指;恒字,月恒日升寓意天道永恒之意,只有甲骨象形文字才能培育出生生不息的公有制社会发展模式;气字,天地之间孕育出一团和气;王字,沟通天地之意;玉字,通天达地之意;这些文字皆与红山文化玉器构成的图腾制度有直接关系。
甲骨文肜日二字源自小南山文化肜日玉璧之上,甲骨文造字者采用了小南山肜日玉璧作为参照对象。甲骨文龙、凤、璧等字具有佩戴王冠之意,是甲骨造字者采用了伏羲太昊设置的红山文化图腾制度作为参考与参照,以表达九五之尊的龙凤二字皆佩戴王冠;甲骨文琮字具有佩戴王冠之意,说明甲骨造字者又采用了良渚文化玉琮作为参照参考;佩戴王冠的帝、妾、妃等字具有多妻世袭制度特征,说明甲骨造字者也采用了五帝时代轩辕颛顼作为参考与参照;甲骨文商字具有王冠特征,说明甲骨造字者也采用了殷商政权作为参考与参照。从小南山肜日二字到红山文化的伏羲太昊部落时代,再到吴越之地的良渚文化,又到五帝时代多妻世袭特点,再到殷商王朝,都被甲骨造字者作为采选造字标本的参照对象,说明甲骨文造字不是一次性造就出来的,而是连绵不断的造字、是逐渐的造字,拥有一个漫长发展过程。甲骨文有4000字,却能统御社会运行6800年,依靠的是朴实的、纯粹的、无华的文化追求。
从小南山肜日玉璧到红山文化龙凤玉佩,再到夏家店肜日玉璧,又到燕国肜日圜钱与肜日刀币,期间跨越6800年,在东北亚地区具有使用象形文字的考古实证,且以玉版文字作为本质特征,传承6800年的象形文字未曾发生改变。这既是诸子百家学者不知道的事情,又是民国时代学者不知道的事情,也是黄河摇篮学者未了解到的事情,还是古代学者无法面对的学术进展。
象形文字造字年代跨度虽然悠远悠久,他们的造字方法却是遵循一个基本模式或坚持一个固定模式,这种造字模式没有发生改变,也是稳定社会的一个基本手段。用阴阳辩证方法来平衡人心、和化心性,使社会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无淫者、画地为牢的高度精神文明状态,此为走向大同世界的基本路径,是建立原始公有制和平衡理论的基本要素。
备注:
红小兵:《论9200年阴阳辩证方法的源与流》,腾讯新闻,2024年3月20日;
颜祥富:《论高宗肜日、肜日玉璧、玉版文字、文字起源的纵横关系》,腾讯新闻,2024年9月24日;
红小兵:《红山文化图腾制度当中的太阳信仰与天地人布局》,中国IE财经网,2022年12月3日;
评论 | 0 条评论
登录之后才可留言,前往登录